中新网阿斯塔纳10月1日电 9月27日至9月29日,西安外国语大学·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简称孔院)举办了”迎国庆·贺中秋”系列文化活动,从语言入手,用文化搭台,以中国书法、主题绘画、专题讲座、联欢会等方式为孔院学员和哈国中文学习者带来中国文化体验盛宴,让其在活动中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孔院学员、大学中文专业学生、中文爱好者等用各种形式表达了对国庆的祝贺以及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
在活动现中,有中文爱好者第一次拿起毛笔学着写下了“中秋快乐”“国庆快乐”;在绘画比赛中,学员们主动查找资料,了解主题,创作了“嫦娥奔月”“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作品。通过讲座,更多人第一次了解了中国传统中秋节的含义;在联欢会上,参与者表演了中国舞蹈、歌曲等节目,品尝了各种口味的月饼……活动参与者充分融入在了喜庆、欢乐、团圆的节日气氛中。
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共建孔院中方院长杨雷与中文爱好者互动。 主办方供图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孔子学院通过举办中国文化活动,激发当地民众对中文学习的热情,增强了探求中国文化的兴趣,通过动手、动口、动心、动情的亲身参与,使他们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让“中国”不仅存在于书本上和课堂里,更活跃在语言实践和文化活动中。
哈萨克斯坦中文爱好者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主办方供图
活动结束后,很多同学还沉浸在兴奋和愉快中。中学生奥黛丽说:“这个活动非常特别,我不仅练习了汉语,还了解了中国传说,吃了月饼,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完)
中新网北京10月1日电 题:台湾青年天安门观升旗:“是我今年最难忘的体验”
10月1日6时许,旭日初升,四十多位来自大陆多地高校的台湾大学生在全国台联的邀请下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与现场的三十余万名观众共同观看升旗仪式。
“难忘”“值得”,青年们纷纷感慨。当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随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至杆顶,万羽和平鸽从金水桥两侧振翅而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盘旋飞舞。红旗猎猎,朝霞漫天。青年朋友无不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感染。
“我感觉这会是我今年最难忘的一次体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茆致远是第一次来北京看升旗,他说,虽然这次假期没能与家人团聚,但能与来自祖国各地的同胞相聚天安门,共同观看升旗,这段经历弥足珍贵。
10月1日,四十多位来自大陆多地高校的台湾大学生在全国台联的邀请下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观看升旗仪式。张杨彬 摄
来自暨南大学的陈纪陵称,这是她第二次来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上次大概是2016年,每次都是仪式感满满!一定要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在现场的心情。”陈纪陵说,这七年北京变化巨大。“一切都比我上次来时更好了!当然,人们还是同样的热情,我刚刚在排队时还认识了几位来自其他高校的大陆朋友!”
“我特别喜欢收集印章,这次来北京已经盖了十几页!”来自暨南大学的陈立君笑称自己是“盖章达人”。在升旗仪式现场看到“祝福祖国”大花篮,陈立君说一定要去天安门广场的文创店打卡盖章。“我在小红书上已经做好攻略,我想用盖章来记录这一宝贵经历。”
在为期三天的行程中,除了观看升旗仪式,台湾青年们还走进故宫、天坛,瞻仰西山无名英雄纪念碑,游览位于香山的双清别墅等。不少台青受访时称,这趟行程“知识点密集”“收获满满”。
“之前我看过《血战湘江》《觉醒年代》等讲述中国近代史的影视作品,但这次能看到真实的文物,心中的感动是难以言表的。”来自郑州大学的黄敏茹说。
“我认为学好历史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的学生,未来我也会为我的学生讲好历史。”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郑庭绎在参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展览后感慨,“只有了解民族的过去,才能做一个有厚度的人,我们不仅活在当下,更要知来路、知前路。”
9月30日,四十余位台湾青年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体验“4D+6面”全景影院。张杨彬 摄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青年们还体验了“4D+6面”全景影院,沉浸式感受祖国壮美河山和科技新成就。郑庭绎说:“无论是‘嫦娥’奔月、‘祝融’探火,还是一日千里的高铁、方便快捷的支付,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行之愈坚,永不停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