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当朝阳缓缓升起,第一缕阳光洒向共和国广袤的大地时,有一抹鲜艳的红色,迎着晨风飘扬。在10月1日国庆节,不论是身在遥远的边疆,又或是处于繁华的街市,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们,都在国旗升起时,望向同一个方向。
一大早,贾依河·赛力克就来到了新疆塔城边境管理支队恰夏镇边境派出所。7年前的国庆节,恰夏镇边境派出所建立,贾依河·赛力克和战友在这里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2022年5月,贾依河·赛力克由于工作调动,去了二工镇边境派出所。但是他和战友们约定,每年的国庆期间,都会来恰夏镇边境派出所和大家一起升起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
这么多年来,贾依河·赛力克和他的战友们,日复一日的坚守背后是责任也是担当。
当清晨的阳光照亮草原,牧民霍高娃夫妻俩开始忙碌起来,每年的国庆期间,他们都会自发的举行升国旗仪式。2023年,他们还邀请了周边的牧民朋友一起,参与这个庄严的仪式。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民族乡之一,这里的牧民世代生活在边境线上。2022年,满族屯满族乡为156户边境牧民,修建了规范仪式标准的升旗台,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祖国北疆的边境线上。
在吉林长春的一个居民小区,这里正在进行升旗前的训练。从2012年开始,小区每周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最初的发起者是小区居民张秀英和她的老伴梁金华。
国庆假期,早上8时,小区升旗仪式准时开始。
11年里,每周风雨无阻的举行升旗仪式,慢慢地主动参与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小区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
中新网阿斯塔纳10月1日电 9月27日至9月29日,西安外国语大学·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简称孔院)举办了”迎国庆·贺中秋”系列文化活动,从语言入手,用文化搭台,以中国书法、主题绘画、专题讲座、联欢会等方式为孔院学员和哈国中文学习者带来中国文化体验盛宴,让其在活动中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孔院学员、大学中文专业学生、中文爱好者等用各种形式表达了对国庆的祝贺以及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
在活动现中,有中文爱好者第一次拿起毛笔学着写下了“中秋快乐”“国庆快乐”;在绘画比赛中,学员们主动查找资料,了解主题,创作了“嫦娥奔月”“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作品。通过讲座,更多人第一次了解了中国传统中秋节的含义;在联欢会上,参与者表演了中国舞蹈、歌曲等节目,品尝了各种口味的月饼……活动参与者充分融入在了喜庆、欢乐、团圆的节日气氛中。
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共建孔院中方院长杨雷与中文爱好者互动。 主办方供图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孔子学院通过举办中国文化活动,激发当地民众对中文学习的热情,增强了探求中国文化的兴趣,通过动手、动口、动心、动情的亲身参与,使他们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让“中国”不仅存在于书本上和课堂里,更活跃在语言实践和文化活动中。
哈萨克斯坦中文爱好者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主办方供图
活动结束后,很多同学还沉浸在兴奋和愉快中。中学生奥黛丽说:“这个活动非常特别,我不仅练习了汉语,还了解了中国传说,吃了月饼,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