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10月1日电 题:“桥文化”带热天津假日旅行
作者 张少宣 王在御 王君妍
“天津的海河夜景非常美,各种样式的桥梁巨大且充满设计感,再搭配多彩灯光,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在北京留学的西班牙女孩葆拉假期来到天津旅游,对于海河上的桥梁啧啧称奇。
9月30日晚,当无人机搭载“火凤”在海河上空翩然飞舞,天津“大运河-海河”项目中首座新建成的码头“津湾码头”开启试运营。
9月30日晚,天津“大运河—海河”项目首个建成的游船码头“津湾码头”投入试运营。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听了网络上那首《天津不养闲桥》我就特别想来天津,我曾到法国旅游,相较于塞纳河,天津的桥风格更加多元化,温柔浪漫中更有‘国际范’。”北京游客龙西女士说。
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天津政协文史委员何焕臻则表示,几乎全世界所有的桥梁形式都集中在海河之上,海河已然成为“世界桥梁博览会”。
“1888年,英国设计师设计了天津第一座悬臂式开启铁桥金华桥,同时它也是中国最早的开启式铁桥。而由世界著名桥梁设计大师邓文中院士设计的‘日月同辉’大沽桥,在2006年则荣获过全球桥梁设计建造的最高奖‘尤金·菲戈奖’。”何焕臻说,天津的桥不但是文旅“吸睛点”,更是近代中国看天津和世界目光看海河的“中国名片”。
在《天津不养闲桥》的作者李亮节看来,天津现如今拥有170余座跨河桥,摄影玩文艺就去金汤桥,体会法国风情就去北安桥,每逢年节游客来天津还能观看开启的解放桥……这些都是城市日常的生活场景。“人们觉得天津的桥亲切有温度,外地游客甚至外国游客通过了解天津的桥,能得到对某一种习俗、某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故事化完整了解,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9月30日晚,横穿海河的大型光影秀在假期晚间炫酷点亮,吸引众多市民及游客。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许熙巍表示,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很多桥更被赋予了人文意义,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品、城市的风景线和独特的文化符号。
“很多拥有著名河流的城市会同时拥有著名的桥,比如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塔桥、巴黎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等。桥作为现如今游客们的‘打卡地’,应合理规划连接它的主干道路网,合理设置上下桥交叉路口的管理,避免拥堵,提高出行幸福感。散发历史文化魅力的桥吸引着大量游客,应进行适应文旅赋能的规划设计,提升游客的交通可达性、步行友好性和疏散安全性。”许熙巍说。
“天津之眼”摩天轮,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2009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在与记者道别时,葆拉已经从津湾码头买好了海河游船船票。“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这是我新学会的一句话。我喜欢水,也喜欢与水相关的建筑。桥是一种世界语言,通过‘读桥’,我了解到了不同的文化特质。”(完)
中新社香港10月1日电 中央驻港机构10月1日举行升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src="//image1.chinanews.com.cn/cnsupload/big/2023/10-01/4-561/c13d1768e6454aa588bb4dbe55a222a8.jpg" alt="10月1日上午7时整,香港中联办举行国庆升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
10月1日上午7时整,香港中联办举行国庆升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7时整,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副主任刘光源、罗永纲、尹宗华,以及干部员工代表在办公楼前庄严肃立。升旗手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护送国旗进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精神饱满,向国旗行注目礼致敬,齐声高唱国歌,祝福伟大祖国富强昌盛、祝福美丽香港繁荣稳定。
在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领导和干部代表7时整在总部大楼外整齐列队、庄严肃立。伴随嘹亮口号声,护旗手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向升旗台。庄严雄壮国歌声起,旗手振臂展旗,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全场注目致敬、齐唱国歌。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署理特派员李永胜带领全体署员及随任随居家属等共100多人参加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嘹亮的国歌,3名青年外交官组成的护旗队迎着朝阳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齐声高唱国歌,庄严肃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1日清晨在中区军用码头举行升国旗仪式。6时许,驻香港部队三军仪仗队从中环军营出发,高擎五星红旗,气势恢弘、步伐刚劲地走向中区军用码头。驻香港部队陆海空三军官兵代表整齐列队,精神抖擞,迎接国旗入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驻香港部队官兵齐唱国歌,面向国旗庄严敬礼,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崇高敬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