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2日电(李仁连 杨悦 阿尔达克)10月1日,中国新疆首届伊犁马超级联赛在新疆昭苏县天马旅游文化园鸣锣开赛。
中国新疆首届伊犁马超级联赛比赛现场。巴特那生 摄
伊犁马以其优美的外貌和出色的体能而闻名,经过长期以来的精心培育,已成为中国的优良马种。近年来,在昭苏县依托丰富的马业资源,锚定马产业发展“赛道”,坚持以马为媒、立马为业,紧盯一产上水平、二产拓纵深、三产大发展,不断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6年以来,昭苏县累计举办各类赛事310余场次,参赛马匹3600余匹,各族群众参与马术运动的热情高涨,赛马赛事氛围愈发浓厚。
据了解,本届伊犁马超级联赛为期3天,10月1日至2日分别举行A组1000米速度赛6场,A组2000米速度赛6场,10月3日将进行A组1000米速度赛决赛、2000米速度赛决赛,B组1000米速度赛、2000米速度赛和5000米速度赛决赛。
参赛选手正在热身训练中。巴特那生 摄
当天,一场1000米速度赛马拉开了本届伊犁马超级联赛的序幕。各参赛骑手精神饱满,手握缰绳,斗志昂扬,参赛马匹昂首腾蹄,现场观众热血沸腾,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昭苏马场参赛骑手叶然·因别尔地凭借丰富的经验,荣获了当天进行的第5场1000米速度赛小组冠军,“能在比赛中获得冠军,是这段时间刻苦训练的结果,希望在10月3日的决赛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昭苏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哈丽娜·哈帕尔说:“金秋时节,昭苏县举办了三大主题活动,其中伊犁马超级联赛备受关注,不仅在新疆乃至全国打响了伊犁马品牌,更促进了昭苏县全域旅游的发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疆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完)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金秋时节,“中秋望月,月圆人圆”的幸福小家与“山河锦绣,国泰民安”的盛世中华相融相庆。这一刻,我们更能深深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举行。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
“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2018年5月2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青年习近平的质朴愿望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三十岁左右时,他在从政起步的地方向同事袒露心声“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兢兢业业、夙夜在公,是习近平的工作日常;风尘仆仆、马不停蹄,是他治国理政行程中的常态。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金华市考察义乌国际商贸城。
2014年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主席坦言:“作为国家领导人,我们已经以身许国。我们要做到兢兢业业,如临如履,夙夜在公。有一首歌,歌名叫《时间都去哪儿了》。那么我的时间呢,也都到了别的地方去了。显然是被工作占去了。”
世界见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郑重承诺里,在“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自我要求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参观校史展览。
“你是中国人吗?”
“你愿意中国好吗?”
八十多年前,时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
“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视察时说。他多次提及“爱国三问”的故事,并强调“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身为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谆谆教诲:“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家深情寄望:“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总书记对科研工作者郑重嘱托:“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策 划丨蔡纯琳 刘禛
校 对丨李珊珊 王卓婕 宋春燕 李英卓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