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丽水10月1日电(邵燕飞 周健 金雅丽)月圆人圆家团圆,最是人间好时节。9月29日-10月6日,侨乡中国“结”——2023“青田月 中国心”中秋国庆主题活动在“中国著名侨乡”浙江丽水青田拉开序幕。活动不仅邀请外国友人体验中秋文化习俗,也让华侨、市民感受到家乡浓浓的节日氛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当地的景云大桥上,《水调歌头》《中国话》等节目轮番上演,一场热闹非凡的中秋诗会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现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20位外国友人还参与了诗会互动,他们通过诗歌朗诵感受诗词里的中秋,传递美好与祝福。
月饼传情、咖啡飘香。在月饼咖啡体验区,外国友人们亲手制作月饼、研磨咖啡。揉面团、擀面皮、包馅料……不一会儿,美味的月饼就制作完成了,将做好的月饼和香醇的咖啡赠予好友,一同享受团圆时刻,共度美妙夜晚。
外国友人体验月饼制作。 金雅丽 供图
“今天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验,用中文朗诵了诗歌,也第一次尝试了亲手制作月饼,真的非常有趣,而且现场氛围非常好,感受到了青田人民的热情,希望下次还有机会能够来青田。”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雅库布高兴地说。
今年刚回国的意大利华侨叶高峰也被眼前的热闹所深深吸引。“这是我回国后在家乡过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不仅有表演、有美食,还有很多国际友人,真心觉得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外国友人和侨胞体验中秋习俗。 金雅丽 供图
归国华侨贾晓月还专程带着自己的意大利好友来体验当日活动,她告诉记者,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一定要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外国友人都能体验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把中华文化传播出去。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是继2023侨乡中国“结”端午、七夕系列活动后的又一传统节日活动,旨在通过情景打卡点设置、传统与现代化节目演绎、沉浸式互动体验环节等方式,邀请外国友人参与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营造时尚、海派的节日氛围。(完)
【自贸试验区十周年】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孟歆迪 任 鹏
十年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建立全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光荣使命和重大任务被赋予上海。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十年间,在这片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中,一揽子开创性政策相继推出,一系列突破性实践深入开展,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
截至2022年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新设外资项目超1.4万个,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约占上海同期30%,2022年区域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总额的30%。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带动下,浦东新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1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90.2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5倍和1.5倍;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32家、外资研发中心突破250家,均占上海市近一半比重。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制度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坚持要素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加强政府自身改革,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聚焦产业发展所需创新制度供给,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4个方面。
推动构建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发布中国首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在制造业、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落地一批全国首创外资项目;开拓资金跨境通道,创设本外币一体化运作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等试点,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14万个,累计发生本外币跨境收支折合人民币142万亿元;设立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面向全球的平台,“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上海胶”等一批国际化品种不断推出,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价格”体系;全面深化简政放权,“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从2015年年底启动,到2019年年底试点全覆盖,并向全国复制推广……
2019年8月,上海又在临港地区设立了全国唯一一个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特殊组成部分,临港新片区高标准建设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成立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首家跨国金融集团独资的金融科技公司;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放宽跨境投融资币种匹配要求和非金融企业境外放款规模……4年来,临港新片区已累计形成典型制度创新案例102个,其中全国首创性案例48个。累计签约前沿科技产业项目涉及投资额超5600亿元,成为上海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今年9月6日,在临港新片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下线。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介绍,自2019年落户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来,企业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屡次刷新效率纪录:达成第一个“100万辆”用了33个月,完成第二个“100万辆”仅用了13个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高效运作的背后,离不开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优质开放的营商环境。”陶琳说,受益于临港新片区探索并实施的“容缺后补”等新机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展现了“上海速度”的魅力。
“不做盆景做苗圃”,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上海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动力,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区域发展能级全面跃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孙元欣将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改革成效概括为8个字——全国率先、全国标杆。如今,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01日 02版)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