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佳节期间,市场猪肉、鸡蛋、瓜果价格和供应情况怎样?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双节期间,猪肉供给较为充足,供给量处于季节性稳定增长阶段,能够有效满足节日期间居民消费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说。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近期生猪和猪肉价格开始稳中有降,近3周分别累计回落3.1%和1.7%,9月第3周生猪和猪肉价格分别为16.68元/公斤和26.81元/公斤,分别同比下降29.9%和26.0%。
从生猪供给来看,上半年仔猪供给量呈现增长趋势,预示四季度商品猪出栏量将稳定增加,叠加出栏活重提升,猪肉供应充裕。
朱增勇表示,预计猪价受节日消费拉动,会出现短时小幅季节性上涨,但总体将以企稳为主。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旺季,猪肉价格处于较合理水平,能够有效推动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稳定增长。节后,随着消费需求回落,猪价将季节性下降,但下降幅度也不大。随着天气转凉,腌腊等消费需求将会有效支撑猪价。因此,四季度猪肉价格整体呈现季节性涨跌、窄幅波动,但今年秋冬两季平均价格将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鸡蛋供应充足,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说。
进入9月份以后,全国鸡蛋价格高位震荡运行、涨幅收窄,符合往年9月份蛋价处全年高位、涨幅缩减的波动规律。这有3方面原因:一是9月份全国在产蛋鸡存栏增速放缓,加上天气逐渐转凉,蛋鸡产蛋率和蛋重有所恢复,鸡蛋市场供应稳中有增,蛋价难以大幅上涨。二是9月中上旬学校开学、食品厂加紧生产月饼,鸡蛋采购量增加明显,而且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经销商加紧备货鸡蛋,鸡蛋季节性消费继续释放,助推了9月份蛋价小幅上涨及高位运行。三是9月份前3周,蛋鸡配合饲料均价为3.75元/公斤,比上月同期上涨1.90%,推升了蛋鸡养殖成本,也为蛋价维持高水平提供了支撑。
双节期间,鉴于全国在产蛋鸡存栏比较稳定,气候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减弱,蛋鸡产能小幅增加的可能性大,鸡蛋市场供应充足有保障。
朱宁认为,长假期间,鸡蛋价格运行比较平稳。节后,鸡蛋消费由旺转淡,蛋价将有所回落。
今秋,多地水果丰收上市,供应充足、价格较以往有所下降,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比如,苹果、梨、蜜柚、石榴、葡萄等水果供给充足,嘎啦苹果价格较去年持平略高;山东、河北的秋月梨、鸭梨和新疆库尔勒香梨大量上市,其中山东秋月梨核心产区预计增产20%,新疆库尔勒香梨预计产量达90万吨,价格承压下行;阳光玫瑰、夏黑、巨峰等葡萄品种供给充裕,其中阳光玫瑰产量大增,价格屡屡跳水;四川、云南、河南等地软籽石榴大量上市,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偏低;广西蜜柚、辽宁丹东燕红桃、山东青州蜜桃等许多特色水果也喜迎丰收。
水果价格7月至9月环比连续3个月下跌,跌幅不断收窄,处于季节性下跌的尾期。截至9月25日,鸭梨、巨峰葡萄、西瓜、菠萝、富士苹果的9月份日平均价格分别为6.21元/公斤、10.78元/公斤、2.3元/公斤、6.25元/公斤、9.13元/公斤,环比分别下跌10.5%、8.9%、5.7%、1.6%、1.5%;香蕉价格为5.77元/公斤,环比基本持平。
“今年秋季多地水果丰产,进口果品较多,双节期间总体呈现品种多、供应足、价格亲民的特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晔说。 (经济日报记者 黄俊毅) 【编辑:邵婉云】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中秋邂逅国庆,8天假期成为人们走亲访友、出门旅行的好时机。热门城市和景区人潮涌动,各地丰富的文旅活动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黄金周”旅游市场火热。这个假期,出境游、乡村游等多样化需求交织,跟着体育赛事、音乐会去旅游等新趋势引领市场。面对旅游旺季的客流高峰,文旅行业如何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为人们带来更加舒心暖心的旅途体验?
假期客流创新高:长线游成出游主基调
9月15日,铁路部门开售假期第一天的车票,网络上便出现“抢票难”的声音,很多热门目的地的车票甚至“秒光”。据中国铁路消息,9月15日当日售票量达2287.7万张,创单日历史新高;9月27日至10月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日均旅客座席能力预计较2019年同期增长18.5%。
8天的“加长版”假期,返乡探亲与旅游两大出行需求叠加,景区门票、酒店、机票、火车票预订火爆。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此次中秋国庆长假,旅游热度将远超2019年及去年,预计8天时间平均每天会有超1亿人出游。
来自天津的“90后”李玉娟早在一个月前就做好了假期出游计划,准备和朋友从湖南长沙开始,一路游玩张家界、凤凰古城、芙蓉镇等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体验土家族和苗族的民族文化和节庆习俗。“我们住了土家族的吊脚楼,和当地人学跳摆手舞、体验打糕粑,玩得很开心,后面的行程更丰富,旅途也会更精彩。”她说。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国内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近5倍,其中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广州、西安、重庆、南京、深圳、长沙最受欢迎,跨省游订单占比达73%,较2022年同期提升十个百分点。同程旅行发布的报告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新疆、西藏、青海、宁夏、黑龙江等以长线游为主的省份相关旅游产品热度同比涨幅均超过300%。
自由度更高的自驾游也在这个假期再掀热潮,不少租车平台预订火热。在新疆乌鲁木齐经营旅游租车业务的石先生介绍,近一个月,很多游客来咨询适合北疆环线、南疆环线等自驾线路的车型,乌鲁木齐很多线下车行的国庆订单早已排满。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人们的文化休闲和旅游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不同类型的消费都很旺盛。”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
近日,各地推出丰富的文旅产品和惠民活动,进一步鼓励文旅消费。如广州文旅局发放新一轮文旅消费券,总金额超过1000万元;湖北发布惠游湖北“大礼包”,包括文旅消费券补贴5000余万元,门票优惠景区300余家,针对大学生等特定群体的免费和优惠政策100余项。
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至此,三批名单上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扩展至138个。9月13日,泰国宣布对中国游客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这些政策让出境游市场迅速恢复,多部门及平台联合发布的《2023年十一假期出行预测报告》认为,作为出境游基本全面放开后的首个长假期,出境游将迎来井喷式增长,出境游整体订单将同比增长近20倍。
体育游乡村游火热:慢游趋势体现消费新时尚
如火如荼的杭州亚运会,跨越整个“黄金周”,带起一股全民体育旅游热潮,“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时尚。
对此,浙江发布“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12条主题漫游长廊、“看亚运 游浙里”十大亚运文旅精品线路,杭州发放百万份“亚运文旅大礼包”,长三角各地市发布亚运优惠政策及文旅消费券,不少平台也推出亚运旅游产品。
全球体育迷齐聚杭州,不少本地民宿的房东为客人准备了亚运会观赛指南、City Walk(城市漫步)攻略。在杭州拱墅区经营民宿的小金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希望为亚运会志愿者和火炬手免费提供三天住宿。“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我们也愿意尽自己所能贡献一份力量。”小金说,她还为亚运会期间入住的客人准备了亚运专属明信片。
“今年以来,体育赛事对文化和旅游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参赛选手和观众游览当地风景、品尝当地美食,感受‘烟火气’和‘文化味’,有力促进了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合发展。成都大运会期间,前往成都的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10倍,酒店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26%。”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指出。
火热的杭州亚运会点燃了更多人对体育旅游的热情。马力介绍,文旅部门将乘势而上激发文体旅融合发展活力,以重大赛事为契机,构建文体旅融合新场景。同时,让海上冲浪、高空滑翔、户外探险,以及村超、村排、村BA、村龙舟、城市漫步等一系列大众体育活动成为文化、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的新供给,让运动为旅游增添活力,以文体旅融合满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需要。
“如今,体育赛事举办城市‘慢游’深受欢迎,消费者在观赛之余可深度探索城市文化街区和文旅消费场所。随着微旅游、慢旅游、轻度假成为趋势,不少人选择与朋友家人一起探索周边城市街巷,在城市近郊露营,入住乡村民宿体验田园风光。”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这些现象验证了国内旅游业由复苏转向快速增长的态势,体现了旅游消费大众化、多元化的大趋势。
金秋时节,瓜果成熟,走进乡村,家家户户晒秋正忙。家住浙江金华的刘妍女士趁着假期带孩子来到城市近郊的越溪白鹤村,住进古朴民宿,体验农事采摘、莲藕采掘,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中享受惬意的度假生活。
中秋国庆前夕,文化和旅游部以“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为主题推出149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不少像刘妍一样的游客跟着推荐线路走进美丽乡村,饱览浓郁绚烂的乡村秋景,品尝大江南北风物美食,体验多元融合的乡村旅游业态,感受新时代和美乡村风貌。
反向错峰玩法多:景区服务接待迎考验
每逢节假日,热门目的地总会出现游客扎堆的现象。一些消费者开始关注“冷门”“错峰”概念,奔赴小众目的地。
根据携程平台提供的数据,景德镇、安吉、南阳、常州、佛山、淮安、延吉、揭阳、安图等小众目的地订单量均超过2019年国庆一倍以上。除此之外,相比拥堵的热门城市,“月亮之都”宜春、“广西小新疆”百色、“小三峡”巫山、“世界佤乡”临沧、“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普洱都成为躲避客流高峰的“捡漏”之选。
“往年的九月是淡季,但今年九月我们民宿的入住率达到八成以上,假期房间早已订满,我们也忙碌起来了。”延吉的民宿房东香香表示,“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朝鲜族特色美食,穿朝鲜族传统服饰,打卡图们口岸,爬长白山赏天池,领略这座小城的独特魅力。”
一场音乐会、一种美食、一次马拉松比赛,都可以成为“说走就走”的理由。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各地演唱会、音乐节有近百场,“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很多年轻人出行的“风向标”。景德镇、佛山、常州、邯郸等众多二、三线城市纷纷举办音乐节等活动,飞猪平台数据显示,这些城市假期的酒店累计预订量同比增长近5倍。
对此,戴斌提示,年轻人选择反向旅游,寻找自己心仪的小众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安全的、服务有保障的景区景点,不能图一时的探新求异而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刘思敏指出,旅游热点地区要缓解节假日旅游产品供不应求的压力,各部门应提前做好预案,做好游客引导和接待工作,优化景区预约措施,加强交通等配套服务保障,保障市场安全有序。
“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考验着旅游行业的应对能力,旅游从业者要深刻理解不同客群的特点,推进产品创新,深度挖掘优质文化资源,全面提升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厚度。”程超功指出,“要站在大旅游、大休闲的角度,充分满足消费者深度游和‘在地化’体验的新需求,深化演艺、音乐节等与旅游的融合,重视夜间文旅市场开发,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马力指出,旅游休闲和文化体验相结合成为重要趋势,“诗”和“远方”正实现更好联结,有力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商业等快速恢复。文旅部门将进一步发展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文旅场景,打造政府、商家、居民、消费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旅消费生态,倡导文明旅游,提升服务质量,围绕少儿、青年、老年、家庭等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旅游目的地,让“烟火气”“文化味”和“文明风”同行。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01日 06版) 【编辑:邵婉云】